2009-02-21

證嚴老師說--心寬念純

中午在素緣香吃中餐,播出證嚴老師二月十九日在關渡的講話。



說到做人要注意的一些事情,要常常服用"四神湯"



做人的心要寬、念要純,

心念寬則不會傷到人;

心念純則不會被人傷到。



心念寬,言語與行為便不會太尖銳的傷到別人,

心念純,對別人的言語行為便不會過度詮釋,而傷到自己。



這是依照記憶寫的,或許字詞不完全正確,

但是意思應該差不多了。



說得相當有理,

我引申的想,

當自己傷到別人時,也要反省自己的心念是否不夠寬大;

當自己覺得受傷時,也要反省自己的心念是否不夠純。





(  註:   慈濟的精神與方法:

            「四神湯」 -- 知足、感恩、善解、包容

            「四物湯」--  合心、和氣、互愛、協力

              內修「四神湯」,外推「四物湯」        )





2009-02-19

令人生厭的"保力達B"和"維士比"

年假時雨下得較多,電視多看了一些,看到"掛POWER"的飲料,

仔細一看酒精含量,居然有10%!!    ㄍㄎㄏ   比啤酒還高兩倍 !! 這....會不會太誇張了........2010.20.23





http://blog.roodo.com/nessie/archives/4205267.html


保力達B、維士比,酒精成分有多少?



誇張吧!!



應該要求在商品包裝上的商品名稱後面加上"藥酒"

也就是



保力達B藥酒



維士比藥酒






並且標明(字體要跟商品名稱差不多大小) 酒精含量 10%





然後好好的管制,

不然真的會"殘害"

許多勞動的朋友們!!







真的"福氣"嗎?







引用:電視教育功能 淪為請勿模仿

20100218 人間福報報紙的讀者投書   電視教育功能  淪為請勿模仿

2010/2/18  作者: 古志誠(台北市/大學生) ........................2010.02.19



http://translate.google.com.tw/translate?hl=zh-TW&sl=zh-CN&u=http://www.merit-times.cn/NewsPage.aspx%3Funid%3D167955&ei=pTl-S_j9B8uHkAWo16zAAQ&sa=X&oi=translate&ct=result&resnum=3&ved=0CA8Q7gEwAg&prev=/search%3Fq%3D%25E9%259B%25BB%25E8%25A6%2596%25E6%2595%2599%25E8%2582%25B2%25E5%258A%259F%25E8%2583%25BD%2B%25E6%25B7%25AA%25E7%2582%25BA%25E8%25AB%258B%25E5%258B%25BF%25E6%25A8%25A1%25E4%25BB%25BF%26hl%3Dzh-TW%26rlz%3D1T4GPTB_zh-TWTW290TW290
 



過年春節期間,不想出門人擠人,尤其小朋友正值寒假,「看電視」成了許多人打發時間的活動。不過,當普級的偶像劇每集不斷出現「戲劇效果,請勿模仿」字樣、橋段,難保兒童不去模仿和產生後遺症?



周日偶像劇《就想賴著你》由言承旭、SHEELLA及當紅童星小小彬主演。雖《賴》劇被定位為闔家觀賞的搞笑喜劇,但筆者看了首播至七日的第二集發現,整場不斷出現危險動作,電視上不時秀出「戲劇效果,請勿模仿」的字樣,實在太離譜。



首播第一集,小嫻在《賴》劇中,因家庭節儉,超商購買茶葉蛋時,偷拿整排各種醬料包,事後被店員發現。螢幕旁打上「戲劇效果,請勿模仿」。



第二集劇情更加料演出。小小彬在第二集中,因討厭新來的保母,劇情中,在開水下藥迷昏保母、小小彬拿水槍、持BB槍朝保母連續發射、拿蛇嚇保母、棒打保母。此外,ELLA趁四下無人,把應分類的大垃圾袋塞至一般小垃圾桶、工作不順遂拿菜刀作勢自殺,又秀出「戲劇效果,請勿模仿」字樣。



還有,第一集劇情安排一場教職官司。原告律師臺詞:「當事人隱藏同志身分到校教書,就是不對事情」、「家長不同意把小孩帶壞變成同志」。筆者認為,只因劇中被告當事人因同志身分,就被原告校方解聘?臺灣雖沒同志法,但憲法保障任何人,不會因種族、宗教、性別而有差別。劇中的同志官司實際合理嗎?還是有誤導之虞?



「普級」偶像劇中卻不斷上演「請勿模仿」劇情,到底要傳遞的意涵、價值觀是什麼?當偶像劇充斥暴力、錯誤的劇情,在「偶像也這樣子」的框架下,只會更混淆視聽,惡性循環罷了,更遑論近來提倡的文創產業行銷海外了。



電視節目的教育功能、應有的社會責任總是被遺忘,兒童及青少年的電視權益把關,令人憂心。



古志誠(臺北市/大學生)



----------------------------------------------------------------------



這位大學生太過於期待電視的教育功能了,

殊不知

台灣的電視基本上是"娛樂"事業、"政治"宣導工具和"商業"利益的賺取工具,

好像從來沒有什麼"教育"功能吧!!



所以應該"見怪不怪"嗎 ?



除了娛樂之外,有一些

"商業 " 和 " 政治 " 也無妨!!(高標還很遙遠...)

但是

是不是可以

"水準高一點"哩



尤其是牽涉到"醫學"、"科學"與"法律"時,

電視裡面的"內容"



通常都""得很"離譜".....可以多改善一下嗎?



最少多請一些"顧問"來修改一下這些"專業的知識",(台灣的醫生、教授和律師應該夠多了!!!)

不期望



增長什麼正確的知識

但起碼要像是"五X製藥"---"先求不傷身體"一樣



不要傳播一些"錯誤的知識"



起碼要逼真一點,

說出

像是"

原告律師臺詞:「當事人隱藏同志身分到校教書,就是不對事情」、

「家長不同意把小孩帶壞變成同志」  "



會不會太沒有水準啦!!



雖說編劇不必具有"律師"的水準



但是"有水準"的電視可以多看一下嗎?

像是20年前的"洛城法網"翻出來看看吧......


2009-02-14

偉大的書--沉思錄

羅馬皇帝  馬可‧奧理略 (Marcus Aurelius 121~180) 寫的 "沉思錄"  (2010.02.14)

是一本值得重複閱讀的書:



節錄部份於此....



卷一


 


5、從我的老師那裏,我明白了不要介入馬戲中的任何一派,也不要陷入角鬥戲中的黨爭;我從他也愛會了忍受勞作、清心寡欲、事必躬親,不干涉他人事務和不輕信流言誹謗。


 


6、從戴奧吉納圖斯,我學會了不使自己碌碌於瑣事,不相信術士巫師之言,驅除鬼怪精靈和類似的東西;學會了不畏懼也不熱衷於戰鬥;學會了讓人說話;學會了親近哲學。我先是巴克斯,然後是坦德西斯、馬爾塞勒斯的一個傾聽者,我年青時學習寫過對話,嚮往臥人硬板床和衣粗毛皮,從他,我還學會了其他所有屬於希臘學問的東西。


 


7、從拉斯蒂克斯,我領悟到我的品格需要改進和訓練,知道不迷誤於詭辯的競賽,不寫作投機的東西,不進行繁瑣的勸誡,不顯示自己訓練有素,或者做仁慈的行為以圖炫耀;學會了避免辭藻華麗、構思精巧的寫作;不穿著出門用的衣服在室內行走及別的類似事件;學會了以樸素的風格寫信,就像拉斯蒂克斯從錫紐埃瑟給我的母親寫的信一樣;對於那些以言詞冒犯我,或者對我做了錯事的人,一旦他們表現出和解的意願,就樂意地與他們和解;從他,我也學會了仔細地閱讀,不滿足於表面的理解,不輕率地同意那些誇誇其談的人;我亦感謝他使我熟悉了埃比克太德的言論,那是他從自己的收藏中傳授給我的。


 


8、從阿珀洛尼厄斯,我懂得了意志的自由,和目標的堅定不移;懂得了在任何時候都要依賴理性,而不依賴任何別的東西;懂得了在失子和久病的劇烈痛苦中鎮定如常;從他,我也清楚地看到了一個既堅定又靈活,在教導人時毫不暴躁的活的榜樣;看到了一個清醒地不以他解釋各種哲學原則時的經驗和藝術自傲的人;從他,我也學會了如何從值得尊敬的朋友那裏得到好感而又絲毫不顯得卑微,或者對他們置若罔聞。


 


 


10、從文法家亞歷山大,我學會了避免挑剔,不去苛責那些表達上有粗俗、欠文理和生造等毛病的人們,而是靈巧地通過回答的方式、證實的方式、探討事物本身而非辭彙的方式,或者別的恰當啟示,來引出那應當使用的正確表達。


 


11、從弗朗特,我學會了觀察僅僅在一個暴君那裏存在的嫉妒、偽善和口是心蜚非,知道我們中間那些被稱為上流人的一般是相當缺乏仁慈之情的。


 


12、從柏拉圖派學者亞歷山大,我懂得了不必經常但也不是無需對人說話或寫信,懂得了我沒有閒暇;懂得了我們並不是總能以緊迫事務的藉口來推卸對與自己一起生活的那些人的義務。


 


13、從克特勒斯,我懂得了當一個朋友抱怨,即使是無理地抱怨時也不能漠然置之,而是要試圖使他恢復冷靜;懂得了要隨時準備以好言相勸,正像人們所說的多米蒂厄斯和雅特洛多圖斯一樣。從他,我也懂得了真誠地愛我的孩子。


 


14、從我的兄弟西維勒斯,我懂得了愛我的親人,愛真理,愛正義;從他,我知道了思雷西亞、黑爾維蒂厄斯、加圖、戴昂、布魯特斯;從他我接受了一種以同樣的法對待所有人、實施權利平等和言論自由平等的政體的思想,和一種最大範圍地尊重被治者的所有自由的王者之治的觀念;我也從他那裏獲得一種對於哲學的始終一貫和堅定不移的尊重,一種行善的品質,為人隨和,抱以善望,相信自己為朋友所愛;我也看到他從不隱瞞他對他所譴責的那些人的意見,他的朋友無需猜測他的意願;這些意願是相當透明的。


 


15、從馬克西默斯,我學會了自制,不為任何東西所左右,在任何環境裏和疾病中歡愉如常,在道德品格方面形成一種甜美和尊嚴的恰當配合;做擺在面前的事情並毫無怨言。我注意到所有人都相信思如其言,在任何行為中都不抱惡意;他從未表現過奇怪和驚駭,從不匆忙,從不拖延,從不困惑或沮喪,他不以笑聲掩飾他的焦慮,另一方面也不狂熱或多疑。他已習慣于仁慈的行為,隨時準備寬恕,避開所有的錯誤;他給人的印象與其說是一貫公正,不如說是不斷改善。我也注意到:任何人都不能認為受到了他的蔑視,或者敢自認是比他更好的人。他也具有一種令人愉快的幽默的本領。


 


16、在我的父親那裏,我看到了一種溫柔的氣質,和在他經過適當的考慮之後對所決定的事情的不可更改的決心;在世人認為光榮的事情上他毫無驕矜之心,熱愛勞作,持之以恆,樂意傾聽對公共福利提出的建議;在論功行賞方面毫不動搖,並擁有一種從經驗中獲得的辨別精力充沛和軟弱無力的行動的知識。我注意到克服了對孩子的所有激情;他把自己視為與任何別的公民一樣平等的公民他解除了他的朋友要與他一起喝茶,或者在他去國外時必須覲見他的所有義務,那些由於緊急事務而沒有陪伴他的人,總是發現他對他們一如往常。我也看到了他仔細探討所有需要考慮的事情的習慣,他堅持不懈,決不因對初步印象的滿足就停止他的探究;他有一種保持友誼的氣質,不會很快厭倦朋友,同時又不放縱自己的柔情;他對所有環境都感到滿足和快樂;能不誇示地顯微知著,富有遠見;他直接阻止流行的讚頌和一切諂媚;


 


對帝國的管理所需要的事務保持警醒,善於量入為出,精打細算,並耐心地忍受由此而來的責難;他不迷信神靈,也不以賞賜、娛樂或奉承大眾而對人們獻殷勤;他在所有事情上都顯示出一種清醒和堅定,不表現任何卑賤的思想或行為,也不好新騖奇。對於幸運所賜的豐富的有益於生命的東西,他不炫耀也不推辭,所以,當他擁有這些東西時,他享受它們且毫不做作;而當他沒有這些東西時,他也不渴求它們。沒有人能說他像一個詭辯家、一個能說會道的家奴,或者賣弄學問的人,而都承認他是成熟的人,完善的人。


 


 


我隸屬于一個統治者、一個父親,他能夠從我這裏奪去所有的虛驕,而帶給我這樣的知識,即懂得一個人是可以住在一個不需要衛兵、華衣美食、火把和雕像等東西的宮殿裏的,而且一個人有力量過一種私心所好的生活,同時並不因此而思想下賤,行動懈怠,因為他重視以有利於一個統治者的方式為公眾謀利所必須做的事情。


 




當我有一種對哲學的愛好時,我沒有落入任何詭辯家之手,沒有在歷史作品上,或者在三段論法的解決上浪費時間,也沒有專注于探究天國的現象;而上面所有這些事情都要求有神靈和命運的幫助。


 


卷二


 


1、一日之始就對自己說:我將遇見好管閒事的人、忘恩負義的人、傲慢的人、欺詐的人、嫉妒的人和孤僻的人。他們染有這些品性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但是,我,-作為知道善和惡的性質,知道前者是美後者是醜的人;作為知道做了錯事的人們的本性是與我相似,我們不僅具有同樣的血液和皮膚,而且分享同樣的理智和同樣的一分神性的人-決不可能被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損害,因為任何人都不可能把惡強加於我,我也不可能遷怒於這些與我同類的人,或者憎恨他們。因為,我們是天生要合作的,猶如手足,唇齒和眼瞼。那麼,相互反對就是違反本性了,就是自尋煩惱和自我排斥。


 


2、不論我是什麼人,都只是一小小的肉體、呼吸和支配部分。丟開你的書吧;不要再讓你分心,分心是不允許的;但仿佛你現在瀕臨死亡、輕視這肉體吧;那只是血液、骨骼和一種網狀組織,一種神經、靜脈和動脈的結構。也看看呼吸,它是一種什麼東西?空氣,並不總是同樣的空氣,而是每一刻都在排出和再吸入的空氣。那第三就是支配部分了:這樣來考慮它,你是一個老人;不要再讓這成為一個奴隸,不要再像線拉木偶一樣做反社會的運動,不要再不滿意你現在的命運,或者躲避將來。


 


8、不要去注意別人心裏在想什麼,一個人就很少會被看成是不幸福的,而那些不注意他們自己內心的活動的人卻必然是不幸的。


 


14、雖然你打算活三千年,活數萬年,但還是要記住:任何人失去的不是什麼別的生活,而只是他現在所過的生活;任何人所過的也不是什麼別的生活,而只是他現在失去的生活。最長和最短的生命就如此成為同一。雖然那已逝去的並不相同,但現在對於所有人都是同樣的。所以那喪失的看來就只是一單純的片刻。因為一個人不可能喪失過去或未來-一個人沒有的東西,有什麼人能從他奪走呢?這樣你就必須把這兩件事牢記在心:一是所有來自永恆的事物猶如形式,是循環往復的,一個人是在一百年還是在兩千年或無限的時間裏看到同樣的事物,這對他都是一回事;二是生命最長者和瀕臨死亡者失去的是同樣的東西。因為,惟一能從一個人那裏奪走的只是現在。如果這是真的,即一個人只擁有現在,那麼一個人就不可能喪失一件他並不擁有的東西。


 


16、人的靈魂的確摧殘自身,首先是在它變成宇宙的一個腫塊的,或者說,就其可能而言變成一個贅生物的時候。因為,為發生的事情煩惱就是使我們自己脫離本性-所有別的事物的本性都包含在這一本性的某一部分之中。其次,靈魂摧殘自身是在它被什麼人排斥甚或懷著惡意攻擊的時候,那些憤怒的人的靈魂就是這樣。第三,靈魂摧殘自身是在它被快樂或痛苦壓倒的時候。第四,靈魂摧殘自身是在它扮演一個角色,言行不真誠的時候。第五,是在它讓自己的行動漫無目標,不加考慮和不辨真相地做事的時候,因為甚至最小的事情也只有在參照一個來做時才是對的,而理性動物的目的就是要遵循理性和最古老的城邦和政府的法律。


 


17、在人的生活中,時間是瞬息即逝的一個點,實體處在流動之中,知覺是遲鈍的,整個身體的結構容易分解,靈魂是一渦流,命運之謎不可解,名聲並非根據明智的判斷。一言以蔽之,屬於身體的一切只是一道激流,屬於靈魂的只是一個夢幻,生命是一場戰爭,一個過客的旅居,身後的名聲也迅速落入忘川。那麼一個人靠什麼指引呢?惟有哲學。而這就在於使一個人心中的神不受摧殘,不受傷害,免於痛苦和快樂,不做無目的事情,而且毫不虛偽和欺瞞,並不感到需要別人做或不做任何事情,此外,接受所有對他發生的事情,所有分配給他的份額,不管它們是什麼,就好象它們是從那兒,從他自己所來的地方來的;最後,以一種歡樂的心情等待死亡,把死亡看做不是別的,只是組成一切生物的元素的分解。而如果在一個事物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元素本身並沒有受到損害,為什麼一個人竟憂慮所有這些元素的變化和分解呢?因為死是合乎本性的,而合乎本性的東西都不是惡。



2009-02-11

假球案

莫名其妙的處分書內容的報導 :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210/5/20ehl.html   (2010.02.11)



檢調單位數字週刊化???
還是媒體把檢調單位內容給數字週刊化???

是前者的話就"更恐怖"!! 





再者所謂"偵查不公開"之真實目的與做法是甚麼?

如何保障"被懷疑者"的"人權"?

同時並能保障社會大眾"知的權利"?



前者做不好時,就會變成輿論殺人!!   (未審先判、謠言滿天人人談--各說各話、最後真相沒人知--也沒人在乎?)

後者做不好時,就變成專制愚民 !!   (官腔官僚、新聞封鎖管制、不敢言不敢說沒權力)





如何兼顧,

是民主社會"品質"的考驗。



自由

民主

絕非"白吃的午餐"



亂做一通時

就會變成"xx的午餐"啦!! 

2009-02-07

97級校外實習照片掛上網了

97級視光科學生校外實習時,秋吟老師到實習單位訪視時拍照留念......



那一年,科裡面為秋吟老師爭取到每星期一天不排課,

讓秋吟老師可以利用時間走訪實習單位,

留下不少珍貴的回憶。

.

去年,卻無法為毓婉老師和艾玲老師爭取到一天不排課.........

.

今年我一樣爭取不到一天不排課,

每天都排了不少課,

要出去訪視變得比較困難。

尤其是遠一點,中北部的店家,

只好見招拆招,走著瞧了。

.

請至相簿欣賞全部照片

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sswang&book=22

.







2009-02-03

FUN VIDEO : MomSong and Dadsense

趣味影片:

The Mom Song         附中文字幕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fyyGQxZrAY&feature=related

Dadsense                  附中文字幕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0DVnPBOm_s



整理資料時發現這個影片,覺得還是值得看看。



人果然是同"種",

雖然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文化,

但是父母親的"刻板行為模式"很相像。

2009-02-02

狗的心理創傷

家裡的小狗因為牙齒的問題,
開了三次刀,前後折騰了半年左右,
現在終於好了。

但是發現這隻狗有一些心理創傷了,
原本自在歡樂的個性,變成有一些退縮,
撫摸牠時,
不是莫名奇妙的"投降"--躺在地上,露出肚子;
就是"露出牙齒撕牙低吼"來威脅別人
這兩種情形交替變化的非常快。

所以
原本狗狗露出肚子是表示絕對的信任,
此時我認為已經變成是"投降",而不是信任。
當飼主近一步要跟牠玩時,
牠的不安全感升起,所以變低吼來表達。

狗的眼神,目前常常出現一副無辜的樣子.......

跟人真的
差不了多少........

狗的智慧是這樣,
像一個小孩子一樣。


----------延伸感想,"僅"供參考-------

我想
其他動物何嘗不是?

我看過關在動物園的猴子,
出現精神異常的行為。

其他動物對於痛苦的感受是不會輸給人類的

所以對於其他動物的"囚禁"與"屠殺"行為,
最好能多避免。

雖然一般人沒有親見屠宰場的情形,
但是那種"慘況"應該是可以想像得到的。
(真的想親眼見識一下的話,YouTube可以找到一缸子的影片.....)

口語播報新聞的問題

記者說道:
「.............這些行為難道不是要...........
.................值得懷疑...............................
......相信檢調單位會介入調查..........。」
這樣的說法是表達記者的"判斷"和"希望"
不是一種播報新聞的合適表達方式。
如果是在政論節目中,作為一個評論家,
如此表達是OK的。
但是作為記者而言,就是"失格"的。

這是置入性"政治觀點"行銷,
不是一個專業記者可以有的行為。

2009-02-01

什麼是判斷一個國家好不好的標準

什麼是判斷一個國家好不好的標準?.......是GDP高、人民有錢、軍事強盛、文化悠久、建築偉大、山河壯麗.........你說呢?.........

以我的觀點而言,這些都是比較表象的,
因此都不是真正的標準。

我以為,檢驗一個好的國家的最簡單方法,
就是看看那些弱勢群體的生活是否健全與幸福。

盲人是否可以安心在街上走動;
孕婦帶小孩是否可以輕易出外買東西,而不需要人照顧;
老人是否安心生活
喜憨兒.......
精神患者.....
憂鬱症......
重大傷病者.....
被家暴的婦女(或是男性)......
失業者......
單親家庭.....
孤兒.....
腦性麻痺.....
肌肉萎縮.....

再來就是看看社會的制度是否夠好,
合理性如何?
公平性如何?
透明性如何?
理想性如何?
民主程度如何?
法制程度如何?
自由程度如何?
新聞自由如何?
新聞深度如何?

其實,前者做到之時,後者大概就不會太離譜了。
所以前者可以當成是簡單又快速的判準。

當然這有時太NAIVE了一些,
但是在觀念粗淺的發展階段,
應該有其價值。 (導航價值)

何謂資訊不對稱

”橘子蘋果經濟學”書中有提到資訊不對稱的概念,提到”資訊”的強大的力量……

資訊不對稱(asymmetric infomation)

(轉載)
資訊不對稱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
例如:

舊車市場中,買主對舊汽車的性能好壞並不清楚,但賣主本身則是相當清楚;

公司老闆對售貨員是否努力工作促銷公司產品並不頂清楚,但售貨員自己可是心知肚明;

立法院對行政院各機關單位預算編列是否浮濫,可說祇能捕風捉影,但各機關本身應是清楚的很。

資訊不對稱下的誘因理論大致內容是指,資訊較少的一方如何設計一套誘因制度克服資訊較少的劣勢,誘使資訊較多的一方透露出其所擁有的資訊,或誘使資訊較多的一方行為符合資訊較少一方的要求。
米里斯及維克律兩位教授對資訊不對稱下的誘因理論的早期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http://wiki.planetoid.info/index.php/Information_Asymmetry

簡介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里斯在70年代初期,當資訊不對稱的誘因理論剛起步時,對如何建構模型處理相關問題,起了匡正引導的作用。不過,米氏這方面的文章雖常被引用,但許多並未正式發表。米氏最著名同時也開展出一門學問的是,1971年發表有關如何設計所得稅制的文章。過去有關所得稅制的分析,都是假設政府當局握有與民眾相同的資訊下進行討論,米氏則是在政府當局握有較少的資訊下進行討論。最好的所得稅應是把每個人納稅的多寡和其賺錢能力高低間作一直接關聯,但由於個人賺錢能力高低此一資訊政府並不清楚,曉得的祇是申報所得額而已,而賺取所得額和賺錢能力間未必有一對一的關係,因此,如何根據每個人申報的所得額,課徵一兼顧效率和公平的稅制正是米氏文章討論的重心。這一篇文章不僅是當代所得稅制設計文獻的開山鼻祖,也是資訊不對稱下的誘因理論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民主社會的政府施政必須根據民意,但民意如流水是民間的訊息,政府如何知曉呢?經濟學對這個問題,直到70年代初期由Edward Clark和Theodore Grove兩位學者提出所謂「Clark-Grove機制」才獲得較滿意的解答。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另一位得主維克律教授196I 年發表燴炙人口的文章,替Clark.Grove機制的設計提供了伏筆。
維氏文章談的是投標問題。在該文中維氏提出著名的「維克律投標法」,其規則和傳統投標法相同,唯一不同點是贏標者付出的價格,不再是他所投出的標,而是第二高標,故又稱「次高價投標法」。維氏證明,採用此一投標法有一驚奇的結果,即在秘密投標下,不管別人如何出標,每個投標者都會依照自己對標的物的評價據實出標。「維克律投標法」解決了投標中資訊不對稱的問題,因為每個投標者的出標都是他本人對標的物的真實評價。贏標者付出的價格,不是他所出的標,而是另一人(第二高標者)所出的標,這是「維克律投標法」產生驚奇結果的關鍵,而此一關鍵的精髓則為Clark-Grove機制所吸收,應用於政府和民眾的資訊不對稱上。維克律教授對於投標的研究,其重要性不只侷限於投標方面,而在於資訊不對稱下的誘因制度設計。
資訊不對稱的誘因理論目前可說是經濟學中的顯學,文章汗牛充棟。瑞典皇家學院的頒獎,應是對米里斯及維克律兩位教授在此一學術領域的原創性(originality)和拓荒性(pioneer)的肯定。

維克律教授在獲悉得獎三天後逝世,戲劇性的為其人生畫下句點。感謝郭先生及楊先生的投稿,也希望不同學術領域的同仁也能為文介紹其他的獲獎者。~編按
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郭平欣、研究員楊建成
《中央研究院週報》596 期 1996.12http://www.sinica.edu.tw/as/weekly/85/596/cc3.txt

一種不誠實的新聞寫法

看了上一篇文章之後,歸納出一種"不誠實的新聞寫法"格式,
就是在報導之中一半是發生的事情敘述

另外一半是記者自己的意見、論點、猜測、道德觀、希望

當您下次看到這種形式的新聞寫法

請唾棄它吧
不論是偏向藍色
還是偏向綠色

都請唾棄它
因為基本上它把讀者當成"......" (請自行填入適合的辭句)

有一點像在看一篇報紙上的文本
本來以為是在看醫學新聞報導
結果看完之後竟然發現是"一篇藥物商品廣告"
那種感覺真是OOXX

但是基本上這種廣告還會在
適當的地方(很不顯眼的地方)標示
"廣告版" -- 因為不敢違法

而我們所看的這一類型新聞
是否也該標示一些"警語?" 呢
"記者意見--偽新聞"


就像是基金評等一樣 --
要標示 "晨星" 負五顆星 ★★★★★ (黑星--黑心)

因為這種東西的危害
其實不輸給"香菸"吧!!

新聞報導可不可以少用一些問號

今天在台北看電視新聞後,搜尋一些網路新聞,發現有些新聞媒體使用一堆問號"?" 當作新聞標題。這還能叫做新聞嗎?

為什麼新聞記者可以做那麼多的"假設"? 如果真要寫評論,就正大光明的寫在社論裡面才是。如果新聞這樣寫,那還需要記者去採訪幹什麼,乾脆就在家裡自己憑猜測來撰寫新聞就好了。

只能讓人想到這只是在規避法律責任,
彷彿周星馳在電影裡面說的一樣:
「公堂之上大膽假設一下,犯了什麼罪嗎?」

有時這些新聞記者,根本不是在做記者的工作(報導新聞),
而是"政論家"(評論)
而是"檢察官"(舉發)
而是"法官" (判罪)
而是"劇作家"(創造)......

真是全世界最厲害又多功能的記者......

【冰山一角,舉一反三...........先舉20090201的例子】

陳幸妤赴美考試 為移民做準備? (2009/02/01 12:32)-東森
http://www.nownews.com/2009/02/01/138-2402013.htm
(比對聯合新聞網 隻身赴美 陳幸妤:為了考試 -- 就比較像新聞而不是臆測http://udn.com/NEWS/NATIONAL/BREAKINGNEWS1/4711753.shtml)

見黃芳彥?進修? 陳幸妤赴美下榻紐約漢姆斯里飯店 (2009/02/01 09:38)-東森
http://www.nownews.com/2009/02/01/11490-2401973.htm

被陳幸妤下封口令?趙建銘探扁「噤聲」 (2009/02/01 11:16)-東森http://www.nownews.com/2009/02/01/11490-2401999.htm
(比對聯合新聞網 春節假期最後一天 趙建銘北所探視扁 -- 就比較像新聞而不是臆測http://udn.com/NEWS/NATIONAL/BREAKINGNEWS1/4711622.shtml )

------------------ 相關的觀點收集中 ------------------
一連四篇都用問號結尾的報導 ( 「四十餘警民大混戰?」 、「此拚治安?」、「拚績效 小漾陪酒 少年隊辦大案?」、「這種證據 10歲上班 月入50萬?」)
http://warranthsu.blogspot.com/2005/06/blog-post.html

台媒造假 韓媒反嗆
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82388

大陸時報蟬聯新聞造假全國第一名
http://blog.kaishao.idv.tw/?p=493

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要加油了!
http://blog.udn.com/yoyoman/507976

「閱聽人監督媒體聯盟」成立宣言
http://www.mma.org.tw/article.jsp?article_cid=43&article_cid_r=43

財團法人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報紙觀察報告(4,5月)http://blog.roodo.com/pigs123/archives/2078457.html

------------------ 200902之前資料收集中 ------------------

------------------ 200902之後資料收集中 ------------------
20090203
減資? 嘸影啦~ 台積電澄清目前並無現金減資計劃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203/17/1dv27.html

辯不下去? 不滿致靚認罪 李勝雄不再幫珍辯護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203/17/1dtbk.html


妤發飆/別在紐約街頭堵我?陳幸妤破口大罵媒體逾15分鐘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203/17/1dty0.html

政治觀點的依賴性

基本上一個人的政治觀點,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大多不是來自於事實與證據的判斷,大多不是來自於充分的理性思考與分析。分析與判斷之前,就已經戴上有許多"有色眼鏡"了。

較不自覺的影響
來自於鄰居的影響,(某個鄉鎮市區....)
有來自於親戚的影響,(父母、親家....)
有來自於同事的影響,(長官、同仁....)
有來自於伴侶的影響,(先生、太太....)..................

再加上蓄意的影響
不同立場的新聞媒體希望要來影響你
不同立場的政治人物希望要來影響你
不同立場的............希望要來影響你

仿佛一副又一副的有色眼鏡........

而真實難見

是頭家開講說的較真實?還是全民開講說的較真實?

----------------------------- ----------------------------
其實連哲學與宗教都難脫離地域性偏見的限制因素

....Julian Baggini 「我們為什麼要活著」 麥田P.195
----------------------------------------------------------

我們要如何找尋真相?

.................................................

推好文:衛生紙裡的尊嚴

尊重和被尊重,很難只用嘴巴說說,身教與示範、氛圍的型塑......都很重要



(
轉貼) 衛生紙裡的尊嚴



黃友玲    圓神出版社  生命使用說明書  1994



日前應邀到某私立中學演講,對那位年輕女校長的作風慨佩不已。




她說:「我們是全省唯一在廁所裡放衛生紙的學校。有人不以為然,認為學生不會愛惜,何必對學生那麼好呢?但我堅持如此做,我相信我的學生能夠在這些小地方尊重自己。結果事實證明,他們做得很好。只有一段時期,有少部份人浪費,但加以糾正處罰之後,就再也沒有發生過了。」




據我實地勘察,發覺果然不偽。他們的洗手間牆上端端正正放著高級捲筒衛生紙,廁所裡沒有惡意的浪費。



我走出來,心裡極其驚訝,驚訝這群孩子們沒有辜負校長的期望,驚訝這位校長將孩子應有的尊嚴還給他們的舉動果然是成功的。


.

日前,電視新聞播報時下托兒場所之良莠不齊。以高雄某家為例,營業者把孩子關在鐵籠裡,或在腰間繫上鐵鍊管理,引起社會大眾密切注意。記者訪問他們,他們一臉無奈,說:「不這麼做,實在無法管理!」螢幕上,一個個大鐵籠裡,孩子掙扎著向外伸著頭與手;一個樓梯轉角處,一條粗粗大鐵鍊扯著一個小男孩的腰,衣服張開,皮肉上畫著一條條的血線。



去養老院,平均年齡都在七十五歲以上,他們有的還耳聰目明、步履穩當,有的則病臥在床,只知吃睡,院裡制度健全,還特別請專人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我走過去,一張張臉細細看,皺紋再多、五官再乾癟,也藏不住縷縷悲愁。在這裡,他們誠然不愁吃、不愁穿,但我想,若沒有愛,他們其實與動物無異,肚子餓了,就吃;覺得累了,就睡。每天太陽升起,就算一天,夜來了,就距離死亡更進一步。




他們在這裡,當然沒有缺乏,但他們很渴。




對於警告牌,我一向沒有好感。台北市大街小巷最常見的奇觀就是:一堵牆、一灘穢土、一堆噴漆字歪七扭八的字跡寫著:「在此堆積垃圾的是狗!」奇怪的是,有許多「人」寧做「狗」,垃圾仍是滿坑滿谷。其他刺目的警告還有「嚴禁煙火」、「
.......,違者格殺勿論」、「... ....,違者打五十大板」、「禁止游泳」、「禁止攀折花木」「......,違者罰款三千六」、「禁止偷竊,否則照價賠一百倍」、「禁止搶劫,否則移送法辦」......



我常在想,是人先丟掉了自己的尊嚴,警告才翩然來臨,抑或人先受到了警告,於是喪失了人原有的尊嚴?



管理學有著名的嚴苛管理的X 理論,也有人性統馭的Y理論;中國人的哲學思想有所謂孟子性善說,和荀子的性惡說,孰對孰錯?



什麼時候,人類才懂得自己尊重自己,把尊嚴還給自己,也還給別人?



什麼時候,人們才懂得珍惜衛生紙裡的尊嚴?

校長出的寒假作業是什麼?

校長在結業式的時候,出了一個作業給大家,到底題目是什麼?

.

有人知道嗎?

.

請不要說因為太吵沒有聽到.....

我也在場,我的聽力還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