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16

(醫療)護士超時工作 7成情緒不穩

(20100516)好累! 護士超時工作 7成情緒不穩

更新日期:2010/05/11 14:57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511/17/25gq0.html

 

5月12日是護士節,但今(11)天有許多護理人員站出來控訴,他們也需要被照顧,

因為經常的超時上班、不正常休假,加上照護病患的比例太高,醫院又違法扣押證照,

讓他們工作壓力非常大,很多人生理、心理都出了狀況,可能進一步影響醫療品質。




護理人員照顧著病床上虛弱的病患,但他們的身體狀況也亮起了紅燈。

據調查,高達7成的護士因為壓力大、超時工作及不正常值班,常常睡不好,

情緒也跟著低落。護士楊小姐說:「大小夜輪著上,下班又拖得很晚,

所以有可能一天要工作10個小時、12個小時,久站會下背痛,

然後搬病人也是下背痛,很多女性經期來也沒辦法好好休息。」




楊小姐不願面對鏡頭,因為他們的職場還有更惡劣的狀況,

平均一個護士要照顧10位病患,大夜班更高達18位,

多數醫院還強制護士兩年內不能離職,並扣押他們的證照。

事實上,雇主已經涉及違法強迫勞動,

但主管機關衛生署卻說:

「所以他(護士)的證照通通都可以透過換補發的部分來處理,

這是他和雇主之間民事上的約定。」




護士代表一聽,臉色越來越難看,反問衛生署官員

:「你這個就是在懲罰我們這個勞工了嘛!

你這樣不是就在懲罰我們勞工?去換補發要花時間,

護理人員都是非常低薪資的!」只

能說,權益長期被蔑視,不僅第一線醫護人員會受到影響,

更直接傷害病患的安全。

(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陳智菡、高鴻銘)


-------------------------------------------------------------



很奇妙的是,



官員和雇主往往比較會有同感!!???



很幸運的是,



當官員和這些雇主要住院時,也都能到比較貴而醫療品質比較高的地方就醫,



所以看不到基層護理人員堅苦?





如果醫院真會扣證照,那麼跟這些官員的縱容態度,有絕對的關係!!



這種蔑視人的做法,是很"低級"的,但是因為勞資關係不對等,



勞方多半只能忍氣吞聲,真要政府來爭個公道時,竟然還碰上"太極拳",



不吐血才怪.................................



護士工作很堅辛,生活品質不佳,流動率很高。



已經不是三天兩天的事情了。



台灣社會要不能正視這個問題,我怕整個社會的醫療服務的水準越來越低落.....



-------------------------------------------------------------



## 照顧病床數太多,負荷過重



## 約聘比例過高,福利低



## 被照顧得不夠好,導致流動率高



## 輪班情形不知是否"人性化"?










--------------------------------------------------------



從美國的護士人力配置問題談病人安全



http://blog.udn.com/ptsafetyrm/3989813     2010/04/30 16:02:53  



美國加州政府於2004年率先立法通過,

護理人員(RN)對其照顧的病人比率(Nurse Staffing Ratio或Nurse-to-Patient Ratio)為1比5。


中途雖曾經修訂過,但目前這是指一般內外科,

兒科及急診則是1比4,產房1比3,ICU/NICU及恢復室1比2,

精神科1比6.....等等,讓國內外的很多人都非常羨慕是事實!


據瞭解,已有其他十幾個州紛紛跟進,另有十幾個州也正在檢討利弊或爭取當中。


但是否能夠如期順利過關,似乎還有得看;大家完全沒有共同的時間表,

因為家家本來就各有難唸的一本經,更何況是一整個州!


去年9月Chapman等人,把訪談加州護理界一群領導者的結果,

發表在Journal of Healthcare Management上以後,

外界對他們經歷的酸甜苦辣才有比較詳細的瞭解。


其實,這種強制實施的制度有好有壞,發言的幾位Leader或許也各有偏見,

但共同提到,確實有很多家醫院都因此而面臨財務困境,

也特別表達要依照規定全面配合在"All units at all time"實有困難。


如今他們的CEO,再也不像從前非常執著這個最底線的數據,

在經營策略上,有的申請特例免除遵循。


有的雖有加人,但却因預算削減而犧牲其他單位的人力,

有的叫苦連天,希望政府喊卡!


甚至有的醫院,引進專門流動代打的成員,

隨時遞補人力沒有符合規定的缺口,純粹就只為了合法。


這些衝擊可能因為沒有彈性及政治因素而變得更複雜,

也只有過來人才有嚐到苦頭的經驗。


工作量變少了,不見得全是優點!


被問過是否將來應該繼續維持,各有持贊成與反對意見的護理主管,

現在他們却强調比率的這個數據不太重要了,

因為實施前後的品質(病人滿意度)並沒太大差異!


一般而言,人力不足會造成危險是沒有爭議的,

但多少人力配置才是合理,卻是沒有正確的答案。


因為勞資雙方的立場不同,

協商失敗或談判破裂而走人的情形時有而聞。


如有法源依據其實也好做事,然而Clark等人2007年,

在J Nurs Care Qual雜誌上曾以超大規模(733家醫院)的調查報告,

下了一個很理所當然的結論,即是"More RNs, Better Patient Experiences."。


增加人力當然皆大歡喜,醫院可同時獲得內外部顧客「肯定」的滿意度,

及顧客忠誠度也是他們的結論。


因為High RN-to-Patient Ratio,即護士照顧的病人比率越高,

問題越多,包括:死亡率的上升、併發症諸如術後肺炎、重插管案例、

針扎事件、延誤治療、搶救失敗(Failure to rescue)等醫療不良事件,

尤其是ICU重症病人的預後變得更差!


為了驗証這些事實,在研究護理人力方面,

已挺有名氣的賓州大學Dr. Linda Aiken,於本月初,

再以更全面性的報告強調,改善前述(RN/Pt)比率可以降底病人死亡率。


她的另一個結論是,限制護士工作量,對護士本人及病人都有益處!


這個調查報告是針對已經立法的加州(CA),

與尚未立法的賓州(PA)及紐澤西州(NJ)之護士工作量,

及病人預後所進行的比較。


她估算,如果沒有立法通過的兩個州,

也都有像加州的護理人力,在此研究期間的兩年裡面,

可能可以減少468位手術病人死亡,她更進一步推估,

這樣的人力配置條件,可以讓全美國每年少死好幾千個病人,意義重大!


為了讓病人更安全,讓護士工作愉快又有成就感(喜好摸魚的另當別論),

也避免讓醫院,因為亂派工作給護理人員而留不住人

(負荷過大、過勞、打雜的業務太多),美國醫界建議,

除了以「立法」來規範人力配置以外,要護士多留病房,

扮演真正Bedside Nurse專注護理工作的角色,

希望正在忙的人不要常被太多不關護理的事情干擾或分心。


專家認為「主護」不在場或有太多空檔,

可能錯過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良機,

恐怕發生來不及救人(Failure to rescue)的悲劇。


所以他們建議,

連Nurse Leader也應該更重視自己本身要多花一些時間在Bedside!

這個新趨勢,或許是因為大家必需因應CMS自6月開始,

即將要求上傳Failure-to-rescue rate而出現。


但無論如何,美國有3/4的護士,

平均花費1/4的上班時間在做"Indirect"=間接的Patient Care,

也等於間接忽略專心照顧病人的重要性。


希望少花一點時間在寫報告或完成護理記錄、

當跑腿、領材料、等候藥局配藥,

這些都不是專家眼中理想的第一線臨床護理工作!!


下一篇我們再來談日本護理工作環境與他們擔心的「過勞死」!



------------------------------------------------------------



日本護理界憂心的職場殺手-過勞死

http://blog.udn.com/ptsafetyrm/4006037

2010/05/06 12:18:37 

 

 

一年一度的國際護士節(5/12)即將來臨,

動作較快的美國,在自訂的全國性護士週間(National Nurses Week),

自5月6日已開始提早歡渡各種慶祝活動,

主要目的,還是要社會大眾能肯定與感謝她們的付出!


護士的辛苦往往沒人知,所以格主也想藉此機會談談,

在日本因為護理工作過度勞累而犧牲了寶貴生命的判例,

所帶來的衝擊與社會問題。



相信國內也有很命苦,又很過度勞累的護士,

但萬一有人發生不幸(真的過勞死?),也礙於沒有判例只好自認倒楣。


不管是否可獲理賠或慰問金多寡,可預防的務必要防是一般常識!


日本的護士人力問題一直都存在著,且算是非常嚴重,

但同樣是人力不足的,還有更受社會關注的醫師(如外科、產科、兒科及麻醉科)。


從2007年,日本5大平面媒體的調查得知,

關於醫師不足的報導出現3500次,但提及護士人力不足的卻只有700次。


現實就是有不公平的觀點?!


幾天前,每日新聞報導了護理勞動環境之嚴酷狀況,

已超越了一般民眾的想像。


這個在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期間,由日本醫療勞工聯盟,

針對27000位護理人員施作的問卷中,顯示出來的結果是:



*有多達73.5%的人自訴有慢性疲勞

*約有6成的護士因疲勞及壓力過大而常用某些藥物

(如止痛劑佔29%,維他命19%,腸胃藥17.6%,鎮靜劑4.3%...等)

*孕婦的1/3還曾經流產或接受過安胎處置


即便有這些事實,日本在2008年2月發表的護理人員,

全國平均離職率只有12.4%,明顯低於其他行業。
而新進護理人員的離職率更只有9.2%,

可見她們立志當護士的決心、耐力及毅力都很强,認勞認怨的精神很值得敬佩。


反觀國內的離職率可沒這麽低,

兩者都應該是日本的好幾倍。


離職的主要原因不一定是回家帶小孩,

但工作勞累絕對是主因之一!


2008年10月,日本大阪高等法院對一位當年僅25歲(2002),

因腦血管中風(SAH)猝死的護士,判決為因公殉職。


法官認定,質與量的負荷皆過重,

即視其死因為「過勞死」,而讓家屬可獲以「職災」理賠。



幾乎於同時,東京也有一例護士(2007年當時24歲),

因過度勞累導致心律不整而死亡,同樣被認定為職災而震驚了醫界!


以往,關於醫界過勞死的報導,都是有「工作狂」或被「超班」,

或其他工作「超」死的年青醫師。


統計數據顯示男生較常見,而這兩位護理人員(非男護),

因被判定為過勞死的訊息傳出以後,

日本護理(看護)協會趕緊委託勞動科學研究所,

共花3個月時間做了一個關於加班,大小夜班及輪值制度的現況調查。


共針對一萬人做問卷(回收率30%),

其中有74人(約4.3%),符合過勞死的認定標準。


換言之,有輪值上班者當中每23人,

就有1人可能發生「過勞死」。


這又等於推估,大約有兩萬名護士人口有此潛在危險,

完全是不可忽略的一個數據!


前述,大阪高等法院的過勞死認定標準是:

輪值的制度+60小時的加班時數(每月),

而通常以往的認定標準是每月加班100小時或連續兩個月以上,

每月有加班80小時以上的事實。法定標準工作時數是每週40小時。

日本人的平均工作時間,目前仍是全世界所有工業國家當中之冠,

也是加班文化的代名詞,象徵著日本勞動階級的封建制度。


眾所周知,變象的加班,也可稱之為灰色地帶包括:

1.為了交班而提早到

2.休息或用餐時間的縮短

3.帶回家中作業(課題)

4.自假參加院外研習


事實沒報加班的人或情形太多了,上述問卷調查中也發現,

約60%的加班其實並沒有獲得酬勞,

回答問卷者平均每月加班23.4小時,但只報8.3小時。


如此的奉獻與不計較的精神,真令人敬佩!


過勞死,源自日本於1980年代,當經濟泡沫化很嚴重的時期,

正值壯年的年青主管因工作過度勞累而猝死,

死因即是Stress造成的腦中風,如顱內出血、

心臟病發作如心肌炎、有些是因心理障礙而自殺身亡。


英文也有"Karoshi"這個字,即是過勞死的日文發音,

表示國際間也認為有「過勞死」的存在。


格主不曾聽過國內的醫界,對此有可信的數據可參考,

但相信必有類似的案例發生!


因此站在風險管理的立場,在護士節來臨之際,

除了向這個神聖偉大的專業表達敬意與謝意以外,

藉此也呼籲護理同仁們還是要熟悉勞基法當中,

關於自己的權益是什麼,必要時應該據理力爭的加班時數或休息時間,

不要忍氣吞聲或當啞巴吃黃蓮,切勿過度超時超班而累垮了自己!




過勞死,確實是職場很恐怖的突襲殺手,

護理人員如不懂得自愛也有可能成為犧牲者,

日本的經驗值得學習,也必需引以為誡。



---------------------------------------------------------------



離職率叫我第一名:護士  96/12/27

http://blog.career.com.tw/managing/default_content.aspx?blogid=405

 

 

根據台北市護理師公會調查,護理新進人員3個月內離職率為32%,

1年離職率高達58%
。護理人員的超高轉職率,嚴重衝擊護理照顧品質。

 

台安醫院護理部主任徐紫娟表示,國內護理人員「執業率

(領有護理執照且從事護理工作的比率)逐年降低,

2005年為58.39﹪,2006年為57.58﹪,2007年為57.55﹪

而「低執業率」的成因,就在於護理人員的「高轉職率」。

徐紫娟說,護理系學生未能學以致用,是教育資源的浪費。

 

護理人員轉職率為何這麼高?「台灣護理人員權益促進會」

針對護理人員進行「痛苦指數」調查,

發現人力短缺、專業發展受限、行政雜務纏身、

護理人力配置比例、醫護關係不平等、管理官僚化、

職前教育不足、生病不能請假、醫護責任不對等、

自行承擔醫療糾紛風險等問題
,造成護理人員的高痛苦指數。

 

徐紫娟說,護理人員是最明顯的「三高」工作——

高壓力、高工時、高風險。

護理人員的薪資水準、社會地位,與付出不成正比,

是高轉職率主因。而「三班制」的工作模式,也使很多人無法適應。

 

此外,護理人員轉職至其他行業深受青睞,更造成轉行人數暴增,

包括藥廠、保險業、美容,幼保等行業,都很歡迎護理背景人員加入。

 

因為無法長期配合「三班」工作模式,很多護理人員結婚後,

都希望轉調「門診」服務。但門診職缺有限,僧多粥少,

有部分醫院為節省人事成本,乾脆聘請「時薪」人員擔任門診護士。

 

曾在大型教學醫院服務多年,目前任職台北縣衛生局的郭淑芳,

有10年臨床護理經驗,結婚後先轉任醫院的「衛教師」,然後進入公家單位服務。

 

徐紫娟說,目前台安醫院有已婚的護士媽媽,

擔任part-time的護理工作,藉此兼顧工作與家庭。

另外,甫建立的「專科護理師」制度,

對資深護理人員的職涯發展,亦有幫助。

 

既然高轉職率是不爭事實,是什麼力量支持徐紫娟在護理界服務超過20年?

「這不只是一份工作,你必須看到它特殊的價值,」

徐紫娟說,病人與家屬的正向回饋,

是支撐護理人員堅守崗位的最大力量。郭淑芳說,

雖然臨床工作非常辛苦,但那是護理人的必經過程。

 

雖然整體醫療環境未能給護理人員公平待遇,

但徐紫娟仍鼓勵「正面看待」。她認為,

降低轉職率須由源頭做起,改採「精英式」的護理教育,

「讓真正適合且有熱情的人,得到更多資源,素質提升,自然能長期發展。」

 

(撰文=陳鈺婷) 


1 則留言:

  1. 台灣人對"制度"的忍耐性太強了,

    往往認為......"事不干己"......或是認為"那是高層級"的責任



    所以

    真的當事情關係到自己時



    "走為上策"啦!!



    而我認為,

    這並不是好的自由民主模式,



    制度的修改與進步必須是由下而上的,

    而不是

    企望由上而下的"恩給"......



    雖說

    "趴著比較不會被槍打到"



    但是眾人都趴著時,進步要從哪裡來????????

    回覆刪除